來源:草原全媒 2022/09/09
我相信,這個從錫林郭勒大草原上走出來的女孩兒蘇爾格,手中流淌出來的音樂,不僅僅是一把馬頭琴的傾訴,是她在用心靈來感受這片土地,感受草原上的一草一木,一聲鳥鳴。 當她從阿爸的手中接過馬頭琴的時候,也接過了對于民族音樂的傳承使命。從小就深受父親熏陶的她,骨子里對于音樂的熱愛,對于草原的熱愛,從她的琴聲...
來源:內蒙古日報 2022/09/09
8月26日晚,第六屆內蒙古二人臺藝術節在包頭市土右旗舉行。 開幕式晚會以節目《盛世百花開》開場,25面大鼓小鼓震撼全場,現場氣氛瞬間點燃。二人臺聯唱《黃河兒女情》讓觀眾感受到經典的魅力。來自山西、陜西、河北、內蒙古四地的《十對花》《雙山梁》《畫扇面》等曲目精彩紛呈。 據了解,本屆二人臺藝術節以“...
來源:內蒙古日報 2022/08/04
歷史悠久、底蘊深厚的赤峰,文化是其永遠挖不盡的寶藏,也是如今深耕本地游的著力點。 無論是在敖漢史前博物館瞻仰“中華祖神”感受“紅山文化”,還是探秘遼上京皇城領略契丹遼文化,抑或在阿魯科爾沁草原欣賞一場古老純正的“蒙古汗廷音樂”……赤峰市傾力打造的“歷史文化游”,讓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都游出品質、游出...
來源: 內蒙古日報 2022/07/06
7月1日,由自治區文聯主辦,內蒙古文學館、內蒙古作家協會、內蒙古評論家協會、內蒙古翻譯家協會、內蒙古文學雜志社承辦的“喜迎二十大 書寫新時代——內蒙古文學十年成就展”在內蒙古文學館開展,展期為1年。 黨的十八大以來,內蒙古文學界在文藝創作、文藝活動、文藝惠民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、取得豐碩成果?!跋灿?..
來源:內蒙古日報 2022/07/06
包頭阿善遺址出土的灰陶缽。 王墓山遺址出土的火種爐。 1996年考古專家在石虎山遺址。 涼城縣史前文化聚落遺址景觀復原。 1921年河南澠池仰韶村遺址的發掘,標志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,發現并命名了中國第一個考古學文...
來源:內蒙古日報 2022/06/23
興隆洼聚落遺址。 遺址發掘現場。 興隆洼玉玦。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東南部敖漢旗境內的松遼平原,山川秀美,河流縱橫,草茂林豐,物產豐富,在努魯兒虎山脈北麓,西遼河流域大凌河支流牤牛河上游,興隆洼遺址作為中國新石器時期的一處文化坐標,其發掘成果一度震驚世界。...
來源:新華網 2022/06/23
夏日時節,橫跨大興安嶺南麓的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草木萌發,生機勃勃。清晨,杜拉爾林場護林員白玉華發動皮卡車,在大興安嶺茫茫林海中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。春防火,夏營林,秋防獵,冬管護,一年中白玉華有超過200天的時間與世隔絕,在深山老林里守護大興安嶺的一草一木。 2012年,阿爾山市迎來了“掛...
來源:新華網 2022/05/20
新華社成都5月18日電 題:大立人與小陶豬:面對困難挺直站 向著美好生活跑 新華社記者童芳、唐文豪 勤勞勇敢的古蜀先民,締造了燦爛輝煌的三星堆文明,他們種植水稻,飼養牲畜,采桑養蠶,修建城邦,祭祀天地。多年來,三星堆層出不窮的考古新發現,繪就了一幅生動的先民生活圖景,我們可以從三...